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求学网

选择成就梦想奋斗成就人生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比尔盖茨的家庭教育  

2013-07-15 10:52:32|  分类: 教子之道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本文转载自陶树坤《比尔盖茨的家庭教育》

 

比尔盖茨的家庭教育 - 日出东方 - 求学网

 

 

 

比尔盖茨的家庭教


 

比尔盖茨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,更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,在我眼里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家长,是一位对家庭教育有着独到见解的父亲。

 

比尔盖茨有一儿两女,他认为13岁是孩子用手机最合适的年龄。于是他决定在孩子十三岁生日那一天,给他们买手机。当其它同学都有手机,而自己没有手机时,女儿回家会抱怨父亲,恳求父亲给自己买手机,比尔盖茨坚守自己的原则,不到13岁绝对不能用手机。抱怨尽管抱怨,孩子们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原则,等待着自己13岁的生日,那一天是他们最兴奋的一天,因为可以用手机了。

 

家庭教育当中原则非常重要,制定了原则一定要遵守,让孩子从小养成遵守原则的习惯,作为家长,一定要负起监督的责任,监督孩子遵守原则,不能一味的迁就,更不能纵容孩子,让孩子懂得什么叫说话算数。反观我们的家长,过于宠爱孩子,孩子要什么给什么,也懂得原则,可当孩子一撒娇,或者一发脾气,马上好好好,什么都答应,只要孩子不再吵闹。结果呢?孩子学会了说话不算话,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原则,却学会了什么叫变通。

 

作为美国首富,比尔盖茨提出裸捐,把财产全部捐出来做慈善,成立比尔与美琳达·盖茨基金,本来打算只留给每个子女百万美元,后决定不留任何财产给子女。之所以这么做,不是不爱孩子,而是认为留财产给孩子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。留给他们的应该是奋斗的精神,是精神层面的东西,而不应该是物质层面的东西。精神是可以传承的,而物质是无法传承的,太多的财产只会消磨一个人的斗志,让人懈怠,缺少奋斗的动力,这对孩子是百害无一利的。这样的觉悟太令人敬佩了,反观我们的家长,不想让孩子过苦日子,自己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条件,这可能就是当代青年人成为颓废的一代人的根源吧。

 

尔盖茨离职后并没有闲下来,而是担任了比尔与美琳达·盖茨基金会的主席,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,他的目标是六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,他无意于从政,他认为战胜疾病是一项艰巨有意义的神圣事业,他愿意为之奉献余生。他用行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,什么叫奋斗,什么叫追求,什么叫责任,什么叫担当。反观我们的家长,一旦有钱了,退休了,不是娱乐,就是教育子女,教育基本上用的是言教,而不是身教,结果呢,让孩子烦不胜烦。其实言教不如身教这个简单的道理家长都懂,可家长们总是忘了自己还是一个人,而不单单是一个家长。无论多大年龄,都得有自己的追求,家长自身的追求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行动榜样,家长才是孩子追随的对象。

 

比尔盖茨用他实际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家庭教育。

第一:教会孩子们什么叫原则;

第二:培养孩子们独立的意识,要学会奋斗;

第三:言教不如身教。

买电动车的人后悔了吧,这部汽车仅要【RMB4000元】 - 董西利 - 董西利的搏客 你也许喜欢>> 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3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